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是一所以金融和科技創新為導向的商學院,其“數字中國”企業家課程項目通過組織數字經濟政策制定者、全球頂級科學家、企業高管與實戰專家登上講臺,全面講授數字化從戰略到落地的變革之道。
01
“第三張網”下的新基座
“上一波連接,十億級的手機連接,給人們社交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改變,而由工業設備連接產生的革命,將是涉及百億級的設備,生產和運營方式更大規模的顛覆性革命。”賀東東在分析制造業未來趨勢時,如是說到。
第三波連接產生的數智化革命之下,生產要素的全連接,會催生在線數字世界的產生,企業形態和生產關系會發生巨大變化,平臺化組織、網絡化制造、產融一體等新業態將成趨勢,去中心化的產業鏈模式也將成為實現社會資源最優配置、社會生產協同化的有力介質。
賀東東表示,工業互聯網織就的第三張網之下,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成為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去支撐實現企業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
以根云(ROOTCLOUD)平臺為例,憑借快速拉通IT、OT數據,打通端到端業務,根云平臺可以體系化地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并且依靠通用能力的沉淀,靈活應對不同企業、不同階段的數字化需求,幫助企業輕松上云,開始數字化轉型迭代之旅。

樹根科技依托“通用平臺+行業經驗”的P2P2B模式,打造了包括起重物流裝備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廣州定制家居產業鏈平臺在內的20余個行業云平臺,對實現產業鏈高度協同、產業數字化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時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高度融合的工業互聯網,也為數字產業化夯實了數據基石,樹根科技為企業提供了“新模式、新利潤、新經濟”的孵化平臺,助力企業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02
以“共”求變,廣泛賦能
在此次課程分享中,學員們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信息化程度的企業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問題,展開了深度討論,“共性技術能力”成為了整場討論的熱門詞匯。
根云平臺向下深度探索行業共性,加強共性技術能力建設;向上基于行業特性,開發工業應用,并進行工業模式的創新,最終形成了“端到端一站式通用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沉淀了多種工業設備的大規模連接、多源工業數據的分析、多樣化工業應用的開發的核心通用能力。平臺核心通用能力為企業、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打破了賦能邊界,為不同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
共性能力,打破“補課式”能力建設
針對中小企業,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低,如何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問題,賀東東明確表示:“數字化與信息化可并行,雙方并無嚴格意義上的依賴性關系。樹根科技針對性推出的訂閱化服務,不需要補課式的信息化建設,即可讓中小企業以更低成本調用平臺共性能力,更低門檻地擁抱數字化。”
這一模式在一家廣州企業的賦能案例中便有成功應用:這家企業原為傳統的烘干機制造廠商,通過低成本“觸網”,轉型成為共享烘干中心,開啟科技助農新模式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經濟收益。

助力全局規劃,結構性能力補缺
大型企業涉及的業務及運營流程更長,且可能已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礎,就更需要強大的底層平臺運營能力做支撐,并基于平臺構建整個數字化平臺架構,進行全局規劃。
憑借共性技術能力,一方面可以實現能力的直接復用,企業只需接入平臺,便可以通過統一調度,配置延展平臺資源,避免企業自己搭建平臺出現耗時長、難度大、人才短缺等問題;另一方面則可以借助平臺,橫向拉通已有的傳統工業軟件,提升管理的顆粒度、即時性,并在此基礎上開發更多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工業應用,這一路徑的實踐成果,在三一重工的賦能案例中,也可一窺一二。

提問環節,線上的企業代表們還就數據安全性以及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的發展趨勢等做了進一步探討和交流。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聚焦金融與科技創新賦能產業提升,力求通過“數字中國”企業家課程項目對領軍企業家的培養,系統性地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這與樹根科技一直以來打造數字化實戰營,與更多工業企業共創、共享數字化轉型經驗的理念不謀而合。
未來樹根科技將繼續以共性技術能力沉淀為推手,夯實工業操作系統,放大數字化轉型“新基座”效應,并將通過與企業、學院等多方對話,構建企業數字化轉型經驗的“共享、共學”交流平臺,持續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智、賦能”,幫助中國企業實現數字化戰略落地。

 400-868-1122
400-868-1122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返回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