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工業4點0俱樂部工業服務研究中心 ,作者楊明波
11月27日,國務院正式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在區域創新示范建設工程中指出,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基礎較好的地區,以工業互聯網平臺集聚中小企業,打造新應用模式,形成一批以互聯網產業帶動為主要特色的示范基地。
工業園區承擔著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最前線。本文從工業制造業需求挖掘和供給優化兩個方向闡述,幫助梳理工業園區轉型的思路與方法。
工業制造企業需求是什么?
實體經濟發展的根本取決于工業制造業持續盈利能力,先進制造業相對于傳統制造業的根本差別,體現在效率、成本、環境友好和應對市場風險能力上的差異,是制造企業在面臨全球化產業轉型背景下的制造能力重構。
這些需求具體體現為:
1.制造效率是轉型升級的第一要素,更高的效率意味著對市場更靈活滿足能力、意為著分攤的成本更低;
2.成本與資源配置能力密切相關,成本制約的同時面臨企業升級所需智能硬件、設備設施升級、高技能人才需求成本增加的矛盾,其首要考慮的如何發揮現有設備設施、工人技能水平的提升,實現維護成本降低、節人、節能相關的運營能力構建;
3.制造業提高現金流量水平,是構建在業務計劃性(效率保障和成本保障是基礎),對供應鏈的逐級響應基礎上的,工業企業轉型能力最終體現在適時適量作業組織和原材料、工業品供給效率和質量的供應鏈協同能力。
如何挖掘工業企業的需求?
鞋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但我們大多數時候卻用拍腦袋決定。制造業由于對新技術的理解并非全面,對于工業產品的需求,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驗證對于制造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增值活動的幫助。工業服務商卻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理解用戶需求,最終導致工業供給效率和質量偏低。
事實上,裝備是工業的轉型升級的關鍵要素,自動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制造模式使得生產系統被高度約束,這使得管理越來越簡單。但由此帶來的挑戰,是制造系統的穩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必須保證更可靠(制造系統具有更長的使用壽命)、更穩定(減少非計劃停機,強化以診斷為手段的預測性維修)。
從業務部門來看,工業企業的設備維修部門,涉及制造系統改造、升級和日常維修業務,而這些業務頻率中,維修是頻率最高的。從維修業務切入到工業制造業的工業服務需求,是工業互聯網的價值入口,換句話來說,無論工業制造業的升級訴求有多大,維修是剛需,與維修相關的工業品需求、維修外協需求是工業服務中必須面臨的。
工業園區的供給優化-工業互聯網+MRO服務社區
 圖一:工業互聯網全景圖
圖一:工業互聯網全景圖
工業互聯網包含了智能制造為中心和以數字運維+工業服務為中心的CPS數據決策系統構成。前者要求工業企業具有一定的轉型能力,且同樣需要后者形成管理閉環和生態閉環。而后者是以數字運維(設備管理)為入口,適合為絕大多數工業企業提供有效的工業服務供給,同時幫助工業物聯網預測性維修診斷形成管理閉環,引導制造業逐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圖二:以數字運維為中心的工業互聯網生態
圖二:以數字運維為中心的工業互聯網生態
工業升級的本質是知識的有效交互、積累和重用:對工業企業內部以提效、成本控制、節人、降庫存為目標,通過數字運維實現數據驅動決策,實現裝備操作人員和維修維修人員責任、意識和能力提升,實現企業持續盈利能力增強;對外部供應鏈實現工業服務供需匹配,通過工業企業需求計劃性的提升,實現供給質量和效率的不斷優化,強化工業企業內部和供給側外部的知識交互和重用。
 圖三:工業服務(工業互聯網)供應鏈生態
圖三:工業服務(工業互聯網)供應鏈生態
工業服務&工業互聯網實現工賦能工業包括:以數字運維+工業物聯網為基礎的AI人工智能,賦能工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以工業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連接B2B裝備制造業、B2B工業服務業,B2B知識服務,賦能B2B企業實現服務型制造轉型;以工業服務(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從遠程診斷、維護檢修、物流倉儲、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服務創新,通過MRO服務社區,賦能B2B企業實現供需匹配的商業模式落地。
從0到1,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工業園區轉型實踐
 圖四:工業服務(工業互聯網)產業孵化
圖四:工業服務(工業互聯網)產業孵化
我們并不能從現有的工業服務商中組合出適合工業園區轉型的工業互聯網產業供應鏈生態,應立足于工業園區產業屬性和特征,開展產業孵化、應用研究和應用推廣,是當前工業園區亟待突破的關鍵。
 圖五:MRO服務社區-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構建
圖五:MRO服務社區-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構建
在此基礎上,最終輸出的是MRO服務社區落地的工業園區轉型新模式。形成以代表工業企業核心利益(園區管委會、園區運營方或大型企業的綜合服務部門)的MRO服務社區主體,開展包括能源托管、物流租賃、工業品集供、工業服務為主要服務模式的新型園區服務模式,并通過工業服務展示和培訓基地,形成工業園區創新標桿。
總結
工業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仍屬于初期階段,其本質是全球工業產業升級的競爭高地。實施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反映出工業互聯網的商業屬性,針對有基礎的工業園區,建立符合園區轉型、賦能市場的產業模式處于早期探索,在可預期的2-3年內,將是各工業園區轉型和競爭的重要方向。

 400-868-1122
400-868-1122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返回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