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提出的“五新”,包括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和新能源。這五個新很多人批判,貴陽數博會馬云重申其實這五個新是重新定義這五個事。

筆者認為,單就從演講中提到五個新的描述來看,的確很難看出新在哪里。要真正的理解五新,應該站在阿里巴巴的商業生態立場,系統的去看待這五個新。
新零售
線上、線下、物流、數據必須結合起來,打造新型零售體系,“未來零售行業要學習的不是怎么賣東西,而是怎么服務別人。零售業的兩個重要方向包括:
1. 以需求為導向,重視商品陳列。
對于零售業來講,無論是運營較好的大型超市還是便利店,您會發現其陳列非常有序,貨品的品種和數量都不會存放太多,但一般會依據滿足用戶主要的需求,比如沃爾瑪通過分析調研,認為80%的人會購買所有貨品種類中20%的商品,所以沃爾瑪只陳列其20%的商品。好一點的便利店,我們也會發現其陳列商品種類也是極其有限的。這點在配銷零售行業是極其重要的,一則可以減少庫存,以確?,F金流動有序,二則可以將更多的空間提供到用戶體驗,促進其消費。
2. 產品分級供應體系,遠離消費者。
經營較好的便利店,一般會將貨倉遠離便利店,采取按需補貨的方式。這于豐田的JIT模式非常相似,非常有意思的是JIT準時供應也恰恰是學習的超市模式。
線上、線下、物流結合起來形成的大數據分析應用,以互聯網的形式向用戶提供服務和產品。而這些產品和服務除了少部分適宜本地化的項目之外,大部分只是一個信息陳列,以需求來定義服務等級,故基于大數據的預測分析,將會定義服務是否本地化、區域化還是全國響應的模式,而不是將所有內容都本地化呈現,這樣有利于規?;ㄖ飘a品和服務,更有利于向用戶提供適宜的服務和交互體驗。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面向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不僅在改變傳統零售,電子商務也正面臨新的挑戰,而這正是被重新定義的新零售。

新制造
新零售的終極目標是消滅庫存,在消費者需求的大數據的驅動下,要求制造業滿足大規模定制能力,傳統的銷售渠道驅動,將轉變成訂單需求驅動。
以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拉動生產方式,將會重新定義制造業作業線形態。
新制造并不是特指智能化、個性化和定制化,更多的是通過訂單計劃驅動,實施數字化管控,實現供應鏈整合和優化,提升產業鏈質量和效率的提升,是更多制造企業轉型的有效方法。
新技術
以德國工業4.O、美國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工業技術創新,正在掀起一場B2B產業革命。其本質是B2B裝備制造業與制造業轉型升級互動,旨在建立新的工業體系。
由于我國制造業整體仍處于工業2.0-3.0之間的水平,裝備制造水平與工業服務能力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國依然是工業升級的主力市場,伴隨新零售和新制造驅動,新技術在以下領域會得到持續的發展。
1.以提高效率、滿足柔性生產、朝著更節能、節人的自動化和智能裝備,如工業機器人、自動化單元、智能流水線將得到普及應用;
2.訂單計劃驅動要求制造系統具備高可靠性,這要求MRO領域的維修共享和工業品供應體系將與之適應,數字運維+MRO產業生態將會帶來AI人工智能、AR增強現實更多的應用場景。
3.以物聯網技術,實現基于大數據的預測性應用,將促進裝備制造業、外包服務產業實現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
新能源
數據作為核心資源,在消費互聯網與工業互聯網時代,這尤為重要。馬云本人未對這一概念進行深入的闡述,但作為數據的重要性,BAT有各自的深入維度,這包括:
1.阿里巴巴憑借電子商務的優勢,借助旗下菜鳥網絡以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網絡金融等新技術,為各類B2B、B2C和C2C企業提供開放的服務平臺。這不僅是作為新零售的重要組成,更是在布局整個商業生態中的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
2.騰訊以“連接一切”著稱,馬化騰提出“互聯網+”,同樣是以連接器作為切入方向,在消費互聯網和零售領域二馬各有所長,但在接下來的2B領域,二馬之爭才剛剛開始,誰能占據企業級即時通訊和應用的入口,誰便能從這個領域獲得足夠的話語權。從五個新的整體邏輯上來分析,企業級應用的入口,主要在數字制造和數字運維兩個方向,這需要與B2B領域更多的探索和融合。
3.百度云天工物聯網平臺是百度在工業互聯網方向的未來探索,盡管商業模式在短期內很難得到驗證,但將時間拉得更長,這一定是其必然的發展方向,有點孤注一擲的感覺。而騰訊則繼續以連接器的角色定位,與國內成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樹根科技展開深度的合作,就表面來看似乎與百度并不能形成競爭,但作為其在企業即時通訊和應用的入口的努力,騰訊的勝算還是很大。
新金融
在新金融中,馬云提出了8/2原則,這也迎合了絕大多數的中小制造業對于融資的訴求。筆者之所以把新金融調整到最后一個來談,自然可以金融是最需要數據的領域。
新金融的意義不僅是幫助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從中受益,更有利于B2B領域的交易保障,是“五新”體系極具價值的一環。
結束語
單純的去看待“五新”中的一個,的確很難看出其新意,但放在整個商業生態中去看待,“五新”卻有著非凡的現實意義,在全球變革的大背景下,重塑商業生態,實現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其創新是在整體考慮。這與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行動計劃并不沖突,而恰恰是以商業生態為視角的全新解讀。

400-868-1122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