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23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2%
2023年中國經濟運行數據17日公布:國內生產總值(GDP)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當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我國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國民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
從主要經濟指標看,2023年,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經濟總量。人均GDP達89358元,比上年增長5.4%。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0.2%。貨物出口增長0.6%,年末外匯儲備超3.2萬億美元。
(信息來源:中國政府網)
02、中國信通院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3年)》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3年)》,總結了全球數字經濟政策布局新動向、分析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最新態勢、研究了全球數字經濟重點領域發展情況并做出未來發展展望。
(信息來源:央廣網)
03、關于人工智能的60條趨勢預測
2023 年是技術發展的分水嶺,生成式人工智能成為主流。2024 年伊始,生成式 AI 的格局預計將迅速發展,帶來一系列有望改變技術及其應用的趨勢。這些趨勢,從多模式人工智能模型的進步到小語言模型的興起,不僅將塑造技術格局,還將重新定義交互、創造力和對人工智能潛力的理解。
近日,全球不少研究機構和媒體以及企業領導發布了關于 AI 大模型發展趨勢預測,認為明年將迎來企業生成式 AI 應用的爆發。
(信息來源:數據觀綜合)
04、中國信通院發布《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2023年)》
2024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數字基礎設施賦能新型工業化分論壇上,中國信通院發布《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2023年)》,并進行了解讀。
報告觀點:1. 區塊鏈形成多元認知視角,引領經濟、產業和技術變革;2. 分布自治、跨鏈成網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形態逐漸穩固;3. 區塊鏈基礎設施驅動靈活、共建、可信的下一代互聯網建設。
(信息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05、更好發揮數據資產價值,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
近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強數據資產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以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數字經濟紅利、充分釋放數據資產價值為目標,以推動數據資產合規高效流通使用為主線,有序推進數據資產化,加強數據資產全過程管理,更好發揮數據資產價值。
我國是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稊底种袊l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超過50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1.5%,位居世界第二位。數據已成為第五大生產要素。數據資產,作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中的新興資產類型,正日益成為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和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但是,數據資產仍面臨高質量供給明顯不足、合規化使用路徑不清晰、應用賦能增值不充分等難點,亟待通過出臺指導性文件和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對數據資產管理進行引導規范。
(信息來源:中國財經報)
06、上海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到2025年新建設200家智能工廠
1月3日,上海市智能工廠建設工作推進會正式召開。據悉,上海已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解決方案輸出地和智能制造核心裝備產業集聚區,其中,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工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此次大會對上海智能工廠建設成果進行重點推介,總結智能工廠建設經驗,提出智能工廠建設的“上海方案”。據透露,到2025年,上海將新建設200家智能工廠、20家標桿工廠。
(信息來源:證券時報)
07、工信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1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門發布了《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
其中提出,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統籌謀劃、循序建設”的原則,建成一批架構相同、標準統一、業務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級應用試點項目,推動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和云控基礎平臺建設,提升車載終端裝配率,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系統架構設計和多種場景應用,形成統一的車路協同技術標準與測試評價體系,健全道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促進規模化示范應用和新型商業模式探索,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
(信息來源:中國新聞網)
08、云南省智能制造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7.3億元
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遴選的20個智能制造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7.3億元,進展良好。智能制造成為全省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為促進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加快推進全省工業轉型升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遴選出20個項目作為2023年云南省智能制造重點項目,涵蓋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涉及流程型、離散型、智能裝備、智能服務和管理4類制造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
(信息來源:昆明日報)


400-868-1122
根云工業互聯網平臺

返回



















